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1847年建造的上海徐家匯天主教堂

 剛到上海的時候就來這個教堂觀光,不過上次來的時間太晚,已經閉館,所以沒有去成。



徐家匯聖依納爵主教座堂

上海市徐匯區徐家匯蒲西路158號

 外面的建築也不知道是甚麼系列的,我對於建築實在太沒有研究,不是一個稱職的旅遊介紹者。

各位還是看看照片就好了。 希望照片你們喜歡(嘆氣)

徐家匯天主堂是一座按西方建築方式建造的教堂。它座西朝東,總長83.3米,兩翼最寬處34米,堂脊高26米,塔樓高56米,椅子坐滿約3千人,全堂塞滿4千多人。平面呈長十字形,是一座仿法國中世紀哥德式建築。紅色的磚牆,白色的石柱,青灰色的石板瓦頂,教堂前部的兩座鐘樓高達60米(其中尖頂部分高31米),宏偉莊嚴,南北對峙,高聳入雲。徐家匯天主教堂以其規模巨大、造型美觀、工藝精湛,在當時被譽為上海的第一建築,在1920年代以前曾經是上海最高的建築物。

徐家匯天主堂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該堂受到毀壞,鐘樓尖頂被拆毀,彩色玻璃窗被砸碎,被上海市果品雜貨公司佔用作倉庫。1979年1月,中國共產黨上海市委員會批示,使用單位遷出,還補償3萬元給教會作修理費。當年11月1日諸聖瞻禮日,大堂尚在維修中,先整修出大堂後兩間廳堂,舉行文化大革命以後的首次彌撒。





徐家匯天主堂由建築師陶特凡(W. M. Dowdall)設計,法國上海建築公司先期於1896年開始搭建工棚雕琢石柱1906年7月31日正式動工,耗時四年建設,1910年10月22日舉行落成典禮。教堂坐西朝東,最寬處34米,進深84米,內高28米。磚木結構,佔地面積2670平方米,建築面積6670平方米,可容納3000餘人。

教堂為哥德式建築風格,平面為拉丁十字型。外牆清水紅磚砌築,四周尖拱窗有彩繪玻璃鑲嵌其中,牆基用青石,分間處砌有扶壁。教堂的東立面兩座對峙的鐘樓高達57米,內有兩口大鐘,頂上各有一對十字架。正立面中間由疊澀形成的多層拱券大門,玫瑰花窗及山牆組成,正門上方曾聳立著耶穌抱十字架的聖像(現為耶穌君王像)。教堂內為方磚地坪,花瓷鋪砌,頂脊呈尖拱狀。堂中有大小石柱64根,都是用蘇州的金山石精刻細鑿。

正祭台在教堂落成時是臨時的,1919年復活節前特地從巴黎運來一座精緻的祭台安裝正中,費用由一位法國富孀捐獻。祭台正中安置有聖依納爵及八位聖人雕像,雕刻精美,色彩鮮明。教堂內還另有20座小祭台。橫軸由南北耳堂組成,十字交叉點上方曾有一座鐘樓。

「文革」中,教堂遭受災難性破壞,三座鐘樓尖頂被拆,彩繪玻璃窗被砸,宗教書籍、管風琴,木雕祭台、聖像和絲織刺繡藝術品被毀。教堂成了果品倉庫。1979年落實宗教政策後,已是滿目蒼夷的大堂重新歸還上海教區。1982年教堂進行了大修,鐘樓勉強恢復,但原祭台陳設及彩繪玻璃、管風琴等藝術珍品都無法再現了。

原有著名的管風琴,「文革」期間被破壞;現有電子風琴和鋼琴。「文革」期間被砸碎的彩色玻璃窗現已更新,一些彩圖玻璃由美國天主教團體贊助。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