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好書與書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好書與書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3月24日 星期日

廣州如何從「文化沙漠」,變成倫敦書展年度最佳書店的贏家? 「方所」

2019年3月13日剛落幕的倫敦書展(London Book Fair),是僅次於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世界第二大的國際圖書版權交易會,今年所頒發的「年度最佳書店」獎(The Bookstore of The Year Award),由位於中國廣州市的「方所」,意外擊敗來自越南西貢市的BOA Bookstore和紐西蘭威靈頓市的Unity Books抱走大獎。該獎項自2016年起針對受評選書店的專業度、活動組織策劃力、書籍陳列、員工專業素養、空間氛圍營造及品牌創新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評量。

在一片驚歎聲中,我們不免要問:「為什麼是方所?」,連多家中國的媒體都不禁私下的問:「為什麼是中國?」
中國的書店,為何能在國際舞台上殺出?

眾所皆知,「方所」是中國設計師女裝品牌「EXCEPTION例外」的創始人毛繼鴻找來前誠品書店的頭號大將廖美立做為策劃總顧問所創立的,2011年11月在廣州最高級的精品商場太古匯正式開業,而當時方所店鋪旁的鄰居則是愛馬仕。方所廣州店佔地面積約550坪,當中融合了書店、設計商品、服飾、植物與咖啡,包含不定期的策展和講座活動全都是自策自營的,目前則在廣州、成都、重慶、青島有四家分店。

相比於誠品、蔦屋這兩家創立超過30年,亞洲名氣最大的書店,還不滿八歲的方所,只能算是業界的「小學生」,走進方所,映入眼簾的除了天花、牆面帶有野獸派工業風設計外,收銀台還有一面巨幅以青銅打造的裝飾面板,從圖書、商品陳列、道具乃至人員服務,都隱隱約約能窺見其他書店前輩們的影子,實在稱不上是一個經驗飽滿的專家,但確實具有謙卑學徒的姿態,顏值、體質等條件都不錯,但只能說離達到偉大的書店,方所「還在路上」。

中國的圖書出版發行和批發零售都是個備受高度審查,且准入門檻高的行業,在改革開放前,圖書的分配與銷售僅能透過國營企業背景的新華書店負責,真正嚴格意義上的民營書店,則是要到90年代,才由南京先鋒書店、廣東學而優、北京席疏書屋、上海季風書園…等連鎖書店為首所掀起的一波開店風潮。換句話說,中國真正開始學習經營連鎖書店,也僅僅不過20多個年頭。

而廣州,在中國常被人戲稱是「文化沙漠」,一般人對廣州的印象多半停留在務實的重商主義,多元、開放、市井味濃厚的貿易城市。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發佈的2017年中國城市書店數量排行榜中,廣州市民營書店共有2441家,在中國主要城市中排名第四,每萬人擁有1.68家書店,排名第六,雖還不到「沙漠」的程度,但何以一個與書店難以聯想在一起的商貿古城,一個全民對經營書店還處於摸索階段的社會,能在國際舞台上半路殺出,更再次實現了中國在互聯網、電子製造業及鐵路建設領域一貫上演「彎道超車」的後來居上之勢?

從絕種邊緣,到轉型升級的受益者

美國商業研究機構調查公佈,2017年全球圖書和檔案市場價值約為975億美元。中國的市場價值則約為153億美元,佔全球圖書和檔案市場的15.7%,是全球市場價值佔比最大的國家。

我想,市場規模、政策支持和熱衷於摸索創新的環境或許是答案。

另一份來自北京開卷資訊的資料中顯示,2018年中國圖書單單零售市場總規模就去到894億人民幣,年成長率11.3%,全球僅有美國、巴西、澳洲、愛爾蘭呈現不到兩位數的正成長,倫敦書展的主辦國英國則是衰退1.3%,總規模約53.9億人民幣,連中國的零頭都不及。

再說到政策支持,中國民營實體書店在這20多個年頭中,也並不是一路順風順水的,自2000年起從當當、亞馬遜,到後來的淘寶、天貓、京東等電子商務平臺紛紛投入圖書網購市場,約莫10年間,使得這個剛萌芽起步不久的行業,幾近面臨絕種的邊緣。據中國全國工商聯書業商會調查資料,2002至2012年間,全國有近五成的實體書店倒閉,總數達1萬多家。但也是在2014年起,武漢、西安等城市發佈了「實體書店轉型升級的扶持辦法」,2016年已有20個城市出現相關補貼辦法,2017年起則以擴大規模、重裝開業、跨省布局、業態轉型等方向,給予政策鬆綁或金費補助。單北京市2018年就針對151家實體書店業者發出總計50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

針對整個圖書出版行業,中國更是制定自2018至2020年,圖書批發、零售免徵增值稅,對各種出版物在出版環節執行50至100%先徵後退的政策。一時之間「開書店」儼然變成中國各行各業的一項新顯學,上至新華書店,下到房地產公司、互聯網、自媒體、餐飲業、家電業、服飾業、飯店業都在研究如何承接這一波政策紅利,搖身一變,各行各業一夕之間都突然成了「文化人」。當然掛羊頭賣狗肉,開著「圖書銷售」發票節稅,實際上賣IPhoneX或家電的大有人在。無論如何,實體書店在這一波電商衝擊的浪潮下不只是活了下來,在政策的輸血之下,反而增添了更多的活力。

最後,中國熱衷於書店行業的模式創新,也可以說是政策紅利之下,各行各業帶著不同的目的,摸索著「書店」這個元素,如何正面、側面、直接、間接的為其本業加分或創造商業價值,無形中也為書店行業注入了多元創新的元素,一個不只侷限於圈內人的行業革命,往往能為此帶來更多趣味和可能性。

歷史上,可能不曾有人像中國這樣開書店

就筆者所在的廣州、深圳為例,本文的主角方所,業內人士就分析,其當初成立很高的目的成份還是在推廣與銷售自家的服飾品牌,也確實,毛繼鴻與例外服飾在中國的知名度確實因此水漲船高。中國龍頭綜合房地產公司華潤集團,不僅與擁有170家分店,中國最大的連鎖書店西西弗書店有著戰略合作協定,更在去年於深圳的萬象天地引入臺灣誠品生活入駐,還同時發展著自己的書店品牌,目的除了為商場帶來人流、延長顧客停留時間外,更是希望提升整體品牌的氣質與內容。

同樣是中國房地產界的巨頭保利房地產集團,也在2017年4月在廣州番禹拿出600坪高級住宅區的面積,開出旗下第一家自營書店三樂文創書屋,其後該團隊則是拿著此作品做為樣品房的概念,四處不斷的幫其他地產公司設計書店或閱讀空間,每年固定能有十幾個外拓項目,「幫人開書店」反倒成了另一種主業,以及新的商業模式。

位處於廣州市中心珠江新城,最黃金地段的高德置地集團,擁有廣州市核心區單一體量最大的商業綜合體,也在2017年成立了自有品牌美居生活,特色則是將整座商場三到四成的公共區域改造為具有閱讀功能和銷售圖書、設計師家具及文創產品的體驗空間,更利用手機自助付款的方式,做到自主不受打擾的無人購物模式,不但提昇了商場的文化氛圍,更帶給顧客全新的體驗。

在中國擁有60家門店的言几又書店,除了2018年5月在廣州高檔藝術商場K11購物中心開設了佔地約450坪的分店外,更在2018年7月份砸了1.3億人民幣於西安的邁科中心開設了超過1300坪的旗艦店,其商業模式則是以書店和餐飲為核心吸引顧客,再利用商業房地產的經營邏輯,將超過一半以上的空間以翻倍的租金分租給藝術、教育、文創…等品牌。

廣州的1200書店推出可以在書店留宿和只為夜貓子服務的深夜食堂,創始人劉二喜受訪時曾說到,1200書店是因為自己曾到台灣徒步環島1200公里後,受台灣風土人文激發出的創業想法;香港上市房地產公司佳兆業旗下的子公司心居地書店,則是提出「文化便利店」的概念,透過與同亞馬遜合作,會員可以在書店和Kindle電子圖書館共用逾4萬冊圖書借閱體系,並打造線上線下二手書交易平台,不管是買書或賣書,廣州市內皆能提供快遞到家的服務;樊登書店則是中國近年流行的「知識付費」自媒體平臺「樊登讀書會」的線下書店,目前已在全國擁有200餘家店,僅2018年新開店數量就超過100家,主要原因則是在於其有著超過800萬的忠實線上平臺會員,實體書店的存在則是使得樊登有固定的場所提供更多讀書會、分享會…等多元豐富的活動內容。

相信從古至今,世界上大概沒有哪個角落,曾用這種規格對待書店行業,平心而論,這些現正在中國投入書店行業的圈內、圈外人,不管多少是對行業有著情懷,或是鑽著政策漏洞尋找投機空間,甚至只是無意識的跟風。這當中,有多少人真正確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又有多少人從中真正獲得商業利益,還是個問號。但不論如何,這一場人類史上少有的奇景,或許已經值得倫敦書展以一面壓克力獎牌,獻上一絲敬意。

出處:https://hk.thenewslens.com/article/116008

延伸閱讀:

(廣州酷店) 方所是廣州的一家書店,位於太古匯。被香港名作家鄧小樺評為「華文界目前最新鮮、最具震撼力的書店」 fang suo (太古匯 負二層)

方所書店第二家為什麼不在北京上海?因為“成都人熱愛生活.方所若可賺錢? 誠品為何不可以?

像賣時裝一樣開書店:中國大陸廣州方所書店

(廣州景點) 太古匯:廣州最高級的百貨公司 TaiKoo Hui


2018年8月28日 星期二

超級業務員必備:麥凱66表格 搞定客情搞定信任!!!

「麥凱66」

是哈維麥凱先生發明的客戶資料表格的名稱。

該表格由66個關於客戶的問題組成。

哈維麥凱先生是美國麥凱信封公司的創始人、董事長和總裁。

麥凱信封公司年營業額超過7000萬美元。

麥凱先生因為在人際關係學方面的成就,被人們稱為世界第一人際關係大師。

分析


不要一看填表就不耐煩,一點也不難,事實上你平常可能已經在進行裡面的部分,「麥凱66」不過是幫你把收集到的信息系統化,並且讓它們變得更有用也好用。

雖然大部分信息都需靠你跟客戶的第一手接觸和觀察,但你可不是孤軍作戰,你還可以有其他的幫手。

譬如其他客戶,電視,供應商,接待員,往來銀行,秘書,報界,助理,貿易刊物等等。

營銷秘書的工作


營銷秘書的工作還包括翻閱地方新聞以及各大報。

任何有關我們前20位最大客戶的消息,公司里任何跟這個客戶有關的人都必讀。這些信息的價值不只在幫助業務員。

因為任何行業的業務員流動量都很大。這個表格可以最大程度上防止他們在離職時帶走客戶,接班的人及時進入情況,不用從頭做起。

因為都寫在紙上了,「麥凱66」還可以協助業務員和主管同時討論這個客戶。

有兩件事需要特別提醒:世界瞬息萬變,所以66個題目需隨時修正,而且因為66個問題通常都牽涉點客戶的隱私,所以儲存時要考慮到安全與隱密,每份資料只有固定的份數,不能讓影印本滿天飛。

2018年4月1日 星期日

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BOOK 莫提默.艾德勒Mortimer J. Adler 【臺灣商務70週年典藏紀念版】(三版)

版主強力推薦這本書這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BOOK
在1940年出版,1972年大幅增訂改寫為新版。
不論什麼時候讀,都不能不嘆服作者對閱讀用心之深、視野之廣。
不懂閱讀的人,初探閱讀的人,讀這本書可以節省冤枉路。
對閱讀有所體會的人,讀這本書可以有更深的印證與領悟。

閱讀的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的閱讀,我們稱之為基礎閱讀(elementary reading)。

也可以用其他的名稱,如初級閱讀、基本閱讀或初步閱讀。在熟練這個層次的過程中,一個人可以學習到閱讀的基本藝術,接受基礎的閱讀訓練,獲得初步的閱讀技巧。小孩子首先接觸的就是這個層次的閱讀。他的問題(也是我們開始閱讀時的問題)是要如何認出一頁中的一個個字。 在這個層次的閱讀中,要問讀者的問題是:“這個句子在説什麼?”當然,這個問題也有複雜與困難的一面,不過,我們在這裡所説的只是最簡單的那一面。 不論我們身為讀者有多精通這樣的閱讀技巧,我們在閱讀的時候還是一直會碰上這個層次的閱讀問題。這時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努力就是去弄清楚這些字。只有當我們完全明白每個字的意思之後,我們才能試著去了解,努力去體會這些字到底要説的是什麼。

第二個層次的閱讀,我們稱之為檢視閱讀(inspectional reading)。

特點在強調時間。在這個閱讀層次,學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項閱讀的功課。這個層次的閱讀仍然可以用其他的稱呼,譬如略讀或預讀。因此,用另一種方式來形容這個層次的閱讀,就是在一定的時間之內,抓出一本書的重點—通常是很短,而且總是(就定義上説)過短,很難掌握一本書所有重點。 如果第一層次的閱讀所問的問題是:“這個句子在説什麼?”那麼在這個層次要問的典型問題就是:“這本書在談什麼?”這是個表象的問題。還有些類似的問題是:“這本書的架構如何?”或是:“這本書包含哪些部分?” “這是哪一類的書—小説、歷史,還是科學論文?”

第三種層次的閱讀,我們稱之為分析閱讀(analytical reading)。
比起前面所説的兩種閱讀,這要更複雜,更系統化。隨內文難讀的程度有所不同,讀者在使用這種閱讀法的時候,多少會相當吃力。分析閱讀就是全盤的閱讀、完整的閱讀,或是説優質的閱讀—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閱讀方式。如果説檢視閱讀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好也最完整的閱讀,那麼分析閱讀就是在無限的時間裏,最好也最完整的閱讀。

一個分析型的閱讀者一定會對自己所讀的東西提出許多有系統的問題。我們要在這裡強調的是,分析閱讀永遠是一種專注的活動。在這個層次的閱讀中,讀者會緊抓住一本書—這個比喻蠻恰當的—一直要讀到這本書成為他自己為止。分析閱讀就是要咀嚼與消化一本書。分析閱讀就是特別在追尋理解的。相對的,除非你有相當程度的分析閱讀的技巧,否則你也很難從對一本書不甚了解,進步到多一點的理解。

第四種,也是最高層次的閱讀,我們稱之為主題閱讀(syntopical reading)。

這是所有閱讀中最複雜也最系統化的閱讀。 也可以用另外的名稱來形容這樣的閱讀,如比較閱讀(comparative reading)。在做主題閱讀時,閱讀者會讀很多書,而不是一本書,並列舉出這些書之間相關之處,提出一個所有的書都談到的主題。主題閱讀涉及的遠不止此。借助他所閱讀的書籍,主題閱讀者要能夠架構出一個可能在哪一本書裏都沒提過的主題分析。因此,很顯然的,主題閱讀是最主動、也最花力氣的一種閱讀。

主題閱讀不是個輕鬆的閱讀藝術,規則也並不廣為人知。雖然如此,主題閱讀卻可能是所有閱讀活動中最有收穫的。就是因為你會獲益良多,所以絕對值得你努力學習如何做到這樣的閱讀。

更多關於本書請去網路書局自己看吧 !一本閱讀迷一定要拜讀的傳奇大作!!
如何閱讀一本書【臺灣商務70週年典藏紀念版】(三版) HOW TO READ BOOK

2018年3月13日 星期二

華爾街之狼的銷售術 ( 跟華爾街之狼學銷售:一門價值30萬元的銷售課 4秒鐘,打下成交大訂單基礎! )

華爾街之狼避免被打槍的方法就是靠語調,
關鍵在於熱情的言語跟突然轉換成耳語般的聲調,
會直接繞過淺意識的打槍,因為只有好朋友才會跟你耳語。

我覺得這本書寫得太冗長,一半的內容可以精簡掉,
本書教的不是正統的業務銷售法,教的是如何透過淺意識操弄避過客戶的理性拒絕,是旁門左道,但是很好用!這才是我們想學的,別在告訴我一些正面進攻法,現在客戶都有超強的防護罩,一查覺是推銷,馬上掛電話!


更多內容可以買這本書來看看囉:

華爾銷售:一門價值30萬元的銷售課 4秒鐘,打下成交大訂單基礎! 

 

《華爾街之狼》幕後祕密大公開
獨創「直線銷售說服系統」,本尊手把手指點
「把這支筆賣給我!」——教你精通狼的說服力之道

  3量表 X 5要素 X 10法則
  掌握獨門「直線銷售說服法」的精華絕招,
  不論銷售、談判、交涉、日常溝通,
  發揮你的影響力,讓任何人全都心甘情願去做任何事,
  創造財富,成就人生。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飾演的喬登.貝爾福在電影《華爾街之狼》中,利用直線銷售說服系統,把一群社會適應不良、賺錢少少的人,變成善於成交、賺錢多多、能夠把任何東西賣給任何人的搖滾巨星。

  大銀幕上,金融圈紙醉金迷、腐敗沉淪、大起大落的黑暗面深入人心,但在新書《跟華爾街之狼學銷售》裡,早已浪子回頭、華麗轉身的貝爾福,要傳授他何以能夠呼風喚雨的真功夫。

  在你的事業與人生中,最重要的資產是什麼?
  ——說服力!

  說服力意味著不管在工作或個人生活中,有效銷售你的產品或服務、敲定交易、脫穎而出的能力;向世界證明你的立場和理由,創造個人最棒的未來,也全都有賴於如何去說服對方行動。

  銷售是生活中的一切。不是只有業務員、銷售員才在用。其實,每一天你都在說服別人,訴說你的想法、觀念或產品很有道理。銷售也適用於所有人、適用於企業與個人生活中的所有層面。總之,我們在一生中的某個時點,都會面臨必須對別人、對夥伴、老闆、員工,甚至約會對象等等,推銷自己。

  這是第一部針對貝爾福在國際大獲成功的「直線銷售說服系統」的全方位指南,這個系統經過科學驗證,能顯著增進一個人達成預定結果的影響力與說服力,應用範圍不限於商場職場,也包括個人生活場景。貝爾福將破解如何說服任何人去做任何事的關鍵要訣,以及教導不論年齡、教育或技術程度的任何一個人嫻熟說服的方法,使你蛻變為銷售、成交、談判、創業、演講或溝通高手。

  全書要點
  ◎拆解銷售與說服的密碼
  ◎發現銷售魔法子彈
  ◎創造符合道德價值的簡報且能順利成交
  ◎精通肢體語言、聲調的藝術
  ◎辨識甄選有價值客戶的方法

  ***

本書特色

  【書籍重點特色】

  1.貝爾福以絕對成交的銷售心法重新再起,大力倡導「良心銷售與說服」,書中逐步分析他自創且經過反覆驗證的「直線銷售說服系統」,讓每一個人或組織團隊都能成為金牌冠軍銷售員。

  2.所謂的良心銷售與說服,不是讓客戶接受他們不願意或不該接受的東西,而是讓他們克服踟躕不前的心理障礙,這能幫助你也成為非凡的商業成功者。

  3.貝爾福是位天生的銷售高手,他獨創的直線銷售說服法,強調發掘客戶的需求,開場白要單刀直入在頭四秒取得先機,同時透過一系列事先想好的步驟,從初識客戶到最終成功賣出產品。

  4.本書適合業務、行銷人員的養成培訓。強調針對任何一家公司或個人,無論年齡、種族、性別、教育程度、社經背景,都有能力創造巨大的財富與成功。

作者簡介

喬登.貝爾福(Jordan Belfort)

  貝爾福曾擔任超過五十家上市公司顧問,為幾乎所有主流報紙雜誌媒體撰寫過文章,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泰晤士報》《國際前鋒論壇報》《富比士雜誌》《商業周刊》《巴黎競賽雜誌》《滾石雜誌》和法國《世界報》、義大利《晚郵報》等等。

  其獨創的「直線銷售說服系統」使他能讓任何一家公司或個人,無論年齡、種族、性別、教育程度、社經背景,都有能力創造巨大財富與成功,且不需要犧牲道德正當性。

  貝爾福的兩部回憶錄《華爾街之狼》及《追獵華爾街之狼》(Catching the Wolf of Wall Street)譯成25種語言,暢銷國際60多個國家,名導史柯西斯更將他的真實人生故事搬上大銀幕,由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主演。

2018年2月6日 星期二

台灣的出版業天真而迷人,但也因此賺不了錢

這篇文章想說的是,天真浪漫的出版業(與從業人員)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壞事。這樣的特色為產業帶來某些缺失,但也提供了某些特殊的價值,可能這也是出版這一行總能吸引人投入的原因。

話不多說,進入正題。

出版社薪水很低,勸你不要進來

不久前我參加了一場「日本雜誌編輯技藝」的付費講座,講者是出版業的資深編輯,原本以為在這個網路閱讀的「滑」時代,會花錢聽紙本編輯的人應該不多,想不到聽眾幾乎把咖啡店擠滿,而且提問很踴躍,講座結束後還有幾個人圍住講者問問題。

其中有位二十多歲的女生一直待到最後,才鼓起勇氣詢問講者:「我只是一個在普通公司當行政助理的人,但一直很想進出版業,不知道你能不能給我一點建議,要怎麼樣才能進出版社?」(我坐在第一排所以一切都被我聽見了。)

沒想到講者劈頭就警告:

    出版社薪水很低喔,我勸你不要進來。

聽到這樣的回答,小女生有點手足無措,於是我多事插嘴補充一問:「為什麼你這麼想去出版社上班呀?」

她回答:「因為我喜歡看書、從小就喜歡書,也很想要做出好看的書。」

「那如果薪水很低呢?」

「沒關係,我還是想試試看。」

後來講者還是給了她一些建議,包括她喜歡哪些類型的書,有哪些出版社有在做這幾類書,出版社的規模大小和不同職位的工作內容,求職者可能的接觸方式等等。

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出版這行明明就是個夕陽產業(台灣出版業從二〇一二年以來連續衰退,總產值幾乎只剩高峰期的一半),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不計較低薪與長工時,想投入這個行業?

可是我好喜歡書,想做好書改變社會

我在當商業雜誌編輯的時候採訪過不少產業,後來才發現,台灣出版這一行最特殊的地方,是它還保有某種程度的天真浪漫。

舉個最好懂的例子,如果你去問出版社的編輯、行銷,甚至通路經銷人員,會發現有很高比例是因為「本身很喜歡書」才進這行工作(就像開頭那位女孩一樣)。

相信你大概沒聽別人說過:「我真的好喜歡晶圓,所以去台積電上班」或是「我好喜歡房子喔,所以去當房仲」。在所有產業裡,出版從業人員「因為喜歡而加入」的比例很高。

另外一個觀察是,大部分的出版從業人員對於「想做出好書」的優先順序,是高於「賺大錢」的。只要能存活下來,把做暢銷書賺來的錢,賠本拿去做明知不會賣的冷門書的老闆所在多有。是因為世界上需要這本書而做,不是因為會大賣而做,在這個江湖裡,人人都想做出好作品,而你不做這樣的選擇,就不會被同業尊敬。

總歸一句話,出版這行的人,大多數是想做出好產品來和對手公平競爭、把好產品推到市場來改變社會。因為喜歡才加入,做好產品才會贏得尊敬,這樣天真的產業真的很迷人,因為資本主義社會裡有太多不是用「做出好產品」來決勝負的事情了。

話說白了,那些比拚誰先找到便宜的土地和人力、誰最敢把污染環境的成本轉嫁給社會、誰最會找政商關係、用政策優惠來決勝負的大老闆還少嗎?

通俗商業戰場裡,那種絞盡腦汁採取不公平壟斷條件來占據市場、打壓對手,把重點放在壓低成本來賺更多錢的老闆,在這出版這行很少出現,就算存在,也無法贏得出版人的尊敬。

但在另一方面,做出好產品才會被尊敬,暢銷賺錢不會贏得尊敬的「天真」,可能也註定了出版是個難以賺大錢的產業。

好產品做行銷,卻會被嘲諷

就拿商業最基本的行銷推廣來說吧,每個行業都知道行銷很重要,但在天真浪漫的台灣出版業,你要是行銷做得太好(或只是做太多,不要說好不好),都會被罵、被酸。

讀者會罵作者和出版社:「你們現在好商業化,一點都不熱血了,我再也不想支持你們了!」作者折磨自己的身心靈、投入時間精力寫的小說,連在自己的臉書推銷曝光太多,都會被同業明嘲暗諷。

別說作者自己,就連做書的編輯,我問他們明明有好作品為什麼不加強行銷?他們都會擔心:「呃,行銷的好話我們似乎不該自己說,要不要找媒體來幫忙比較適合?」

寫出作品不能大聲張揚、做出產品也不能用力推廣,在出版這行,你不能說自己的心血結晶有多好,也不能想要賣座;你只能視名利如糞土、把金錢當浮雲,彷彿每天喝風吃土就能活。

在這出版行,辦個好書獎也會被嗆「你憑什麼站在知識的制高點指點人家?」開獨立書店兼賣咖啡也會被笑「這哪裡是開書店,是做餐廳的啦!」作家在自己的臉書打書會被嫌「姿勢難看」,就連讀者買一本《做工的人》也會被文青酸「用資本主義消費底層人生」。看來,只有兩袖清風餓死路邊才會有人說:「哇,你好熱血,堅持夢想不改變。」

當一個產業裡,會賺錢的不會被尊敬,想行銷的只會被酸被噓,甚至有些領域擺明不歡迎一般族群(你們程度不夠拜託不要進來),那難以獲利好像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浪漫和生存中間,有沒有平衡點?

用一個小故事來當結尾吧。

某次聊天聚會,有個遊戲產業的朋友對我說:「我們這行有些人就是進來玩金錢遊戲的,對遊戲一點愛都沒有,對遊戲做的好不好也不在乎。」身為出版魯蛇的我只能回答:「你們那行還有金錢遊戲可以玩,我們這行,產值小到連金錢遊戲的玩家都不想進來好不好!」

在這個還保有天真浪漫的產業裡,因為喜歡書、因為想做出好作品的人好多,想撈錢的大概是沒有(先不說產值低落真的很難撈,就算真的撈到錢也不會被尊敬),所以它如此迷人;但另一方面,也因為天真浪漫的文青如此多,所以最基本的商業化行銷、推銷、甚至暢銷都會成為箭靶,只要通俗就顯得不夠上進,也難怪這行如此難以獲利。

只是,如果要生存下去,能不能在天平的兩端取得一個平衡點?能否讓閱讀不分高下,尊重每個有求知慾、有好奇心的讀者,吸引更多人對不了解的事情產生興趣,歡迎更廣大的群眾,一起進入閱讀的領域呢?

喔我忘了,光是「什麼才是閱讀」這件事,浪漫的出版業裡就可以吵個不停了。

原文出處: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072/2939391?from=crm4-referralnews_ch2artbottom

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

繪本咖啡|嬉々cafe:謝絕12歲以下兒童


嬉嬉咖啡/嬉々cafe
電話:(02) 8787-2822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四段553巷22弄51-1號
營業時間:12:00~21:30 (五六至22:30;週三公休)
*謝絕12歲以下兒童;每人低消一杯飲品;有Wifi,使用插座前半小時免費,半小時後酌收$30

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北野武:虛偽的真心話!還真好看,這本書!!

在書局時為了是否買這本書而猶豫,雖然大陸的書很便宜!但是我不想買無用的書,後來還好有買,因為本書意外的還蠻精采的,寫了很多讓人反思的事情,我也用螢光筆畫了不少覺得值得再讀的重點;我很佩服作者的直白,北野武寫了很多真心話,我認為現在社會像他這麼敢說的人太少了。

◎日本社會:規矩規矩規矩,什麼事都規定好了,然後就不用去想了,照著做就好了,好方便!然後就……停止思考了!
◎提出日本社會問題,加以批判。許多日本社會規範內習以為常的事情,就裝作沒問題,或是視而不見,其實大有問題。例如乞丐。北野武希望大家把腦子拿出來用,所以這本書,叫做超思考。
◎除了思考社會議題之外,也是認識日本這個民族,奇妙的社會與心理的一本書。 將剖析現代的新觀點,獻給所有停止思考的國民 美好的夢想只是 空談,我們必須鍛鍊出足以存活在社會上的基本力量 日本演藝界最強、最矛盾的混合體 暴力美學代言人北野武 提出最基本卻也是最終極的社會問題 震撼你的大腦思考!

2016年8月29日 星期一

上海新開書店鍾書閣-芮歐百貨店

隨著獨立書局一間間倒閉,連鎖書店是越開越多了!這間位於芮歐百貨4樓的鍾書閣打著上海最美書店的稱號,店裡面的裝潢確實蠻炫的,只是走道過窄,人流量多的時候太難逛了~


2016年8月3日 星期三

閃送快遞真的很方便!

這個快遞實在很方便,若是有緊急的東西,一個小時內要給對方,就只能找這個閃送快遞 
我認為這個跟滴滴打車、外賣,可以稱為大陸生活三神器了!

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

傳說中的蘇州誠品書局:想不到台灣的誠品會員卡大陸也能用!真是爽~!!! (面積五個足球場大的蘇州誠品)

為了誠品,從上海專程去了一趟蘇州,比想像中近很多,車票也便宜!怪不得很多在上海的朋友常在曬去蘇州誠品的照片!蘇州的誠品給我的感覺就是把整個台灣的誠品移到大陸去,跟台灣誠品的相似度很高,不管是建築物、風格、書本的陳列還是文具、餐飲、生活用品等~上海的百貨公司數量雖然是台北的好幾倍多,但是可以逛的東西實在不多,大多買衣買鞋而已,市景小民如我,哪有需要週週添購新裝?故誠品即將到上海,我很期待!因為誠品總是有很多東西可以逛逛,消磨時間~

來蘇州誠品我覺得最棒的是台灣的誠品會員也可以在這裡打九折!我沒帶會員卡報台灣的手機號碼就可以查找,真的是感動啊!這才叫服務老客戶,不是嗎?

大約在這裡拍了120張照片左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以下影片

2016年6月9日 星期四

重大經濟犯都這麼做!十分鐘讓你看懂如何掏空一間公司 《公司的品格》:22個案例,了解公司治理和上市櫃公司的財務陷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台灣,幾乎所有重大公司弊案都必然伴隨著企業掏空。一個投資人或是一家公司的關係人要避免誤踩地雷,當然要了解常見的企業掏空手法。
如何掏空一間公司?

在台灣,幾乎所有重大公司弊案都必然伴隨著企業掏空。一個投資人或是一家公司的關係人要避免誤踩地雷,當然要了解常見的企業掏空手法。

不 過,在回答這個問題前,要先定義一下什麼叫「企業掏空」。過去的年代由於小股東意識未抬頭,法律也不完備,因此傳統上的掏空是指,握有公司控制權的人透過 他的影響力,把公司的資產移轉到他個人或特定的人名下,弄到最後公司只剩下空殼子和一堆負債留給銀行和債權人去承受。不過近年來隨著知識的進步,愈來愈多 老闆們了解殺雞取卵不見得是好主意,更高明的辦法應該是把雞養著,三不五時把雞蛋偷回家才是王道。所以現代對於掏空定義不再是要把公司「掏到空」,只要是 公司的錢或資產移到私人口袋之中,就叫做掏空。

為什麼要掏空公司?很簡單,因為這是人之常情。台灣多數企業都起源於草創時期老闆一個人獨 資或是少數股東合夥,在大家又是股東又是公司經營者的情況下,反正袋裡袋外都是自己的錢,自然很少也不太有必要把公司的錢放進自己口袋裡。等到公司成長到 一定規模,這時就會有外部股東加入,這些投資者通常只出錢不參與公司經營。如此一來,原有老闆會因為新投資者的加入持股比例下降,而新投資者又不見得完全 清楚公司內部的情況,這時誘惑就會開始在老闆身邊打轉。等到公司更大,甚至股票上市交易,這時候老闆持股比例更低,甚至經常是不到30%,但公司相關的利 益卻可能大上三倍都不只,這時「魔鬼」自然會對老闆招手:「你這麼努力工作,結果賺100元真的進你口袋的只有30元,這些投資人什麼事都沒做卻要分到 70元真不合理。你為什麼不想辦法幫自己多賺一點,這是你應得的啊!」就是這樣的心態,往往開啟了老闆掏空自家公司的第一步。

話雖如此, 也不是老闆自己想掏空就可以掏空的,畢竟公司還有其他董事、監察人以及代表外部監督的會計師等的存在。所以要掏空前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取得絕對控制權。這件 事在歐美上市公司並不容易,但拜台灣企業中常見的交叉持股和特有的「法人董事代表制」所賜,只要不是有外部董事或是市場派介入經營權,在台灣控制股東要取 得絕對權力形成董事會的一言堂一點都不難,甚至是相當普遍現象。

順利取得絕對權力後,理論上接下來就可以盡情地掏空了。話雖如此,由於台 灣掏空案例的層出不窮引起主管機關的注意、股東意識抬頭,再加上台灣企業的日益國際化和金融工具的不斷創新,這一切都讓掏空的手法愈益複雜化,還隨著時代 變遷和法令規定與時俱進。以下就分別依不同等級掏空手法來進行介紹。

更多關於本書請看:《公司的品格》:22個案例,了解公司治理和上市櫃公司的財務陷阱!

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唯奮鬥者得功名!劉墉散文精選

很久沒有看劉墉的書了,說很久是指高中以後到現在,覺得他的書大多是寫給學生看的,我學校畢業後對於他寫的東西就沒有太多的感覺了!這次看他的這本散文選:唯奮鬥者得功名;感想也差不多,他以一個事業有成,可說是成功者的父親角色跟兒女分享他的奮鬥經歷,但我這個年紀看他說的東西,覺得不太深刻,很表面的那種~甚至覺得有些觀點不太對勁!但裡面也有幾篇文章看了蠻有感覺的!"關於遺憾"、 "關於定位"的兩篇,各位朋友可以看看!

2016年2月27日 星期六

台灣設計,別光文藝就夠了!!!

 這篇文章是大陸某週刊對於台灣文創產業的看法,跟他們覺得好與不足的部份,我覺得多少有些參考的價值~

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

衡山•和集THE MIX-PLACE:衡山•和集 DR.WHITE 一間電影書店的誕生~衡山和集營業,上海大隱於市的慢生活文化商業社區.衡山坊:上海衡山路880號



十里洋場的上海,從來不缺文藝範的地方,拉莫斯公寓、老電影咖啡館、民間民俗藏筷館、黃興故居、巴金故居、上海筆墨博物館等都是上海最有腔調的文藝咖。如今,在大隱隱於市的衡山坊,一個極具文藝范兒的商業社區正在形成。

衡山•和集 出自例外-方所系:衡山和集是一次新的實驗,探索在都市里那些需要重新復活的老建築裡,能不能做特別時髦的、摩登的事情:比如開一間集合店,有書、雜誌、藝術展和時裝以及很多好玩的東西。方所在廣州、成都和重慶的實踐和經驗已經為在上海的發展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我們現在想的是如何把原來龐大的書店系統,放進一棟棟小別墅裡。

2014年的秋天,例外、方所的創辦人毛繼鴻先生在上海衡山坊發佈其新一季的時裝,這場秀是讓模特穿梭于梧桐樹下的小樣樓之間。走秀結束後,他指著其中一棟樓說,我們要做一個屬於雜誌的博物館。這是一個很有理想的事情,即便作為一個雜誌的從業員,拿出一整棟商業空間來做雜誌的陳列、銷售都是一件瘋狂的事情,有點向雜誌業致敬的意思。




衡山和集 The Mix Place,古意為和集、英譯[MIX]為混合,PLACE中每個字母都被賦予特定的指向:PPhilosophy 哲學思維、LLifestyle 生活美學、AArt 藝術觀念、CCulture 文化創意、EEdition 高級定制。因此,衡山和集 The Mix Place,就是一個中國當代生活方式的混合實驗室,是一個包涵人文時尚的慢生活文化商業社區,是上海人的精神後花園。


衡山和集由4棟獨立建築構成,分別是The Red CoutureDr. WhiteMr. BlueMy Black Attitude,分別位於衡山路8908號、衡山路880號、天平路326號和衡山路8904號,每一個空間都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搭地鐵由徐家匯站13號出口往衡山路方向就可以到達 衡山坊

2015年11月5日 星期四

新天地貓的天空之城與迪士尼大學熊合作

這間貓的天空之城是去新天地時會逛的店家,裡面有賣卡片,跟書,還有文創的許多玩意!
也可以在這裡點杯飲料,坐下來休息休息~

這間店很方便的地方在於,若你有卡片要寄,可以坐在店裡的座位書寫卡片
店家很貼心的準備了很多的色鉛筆跟印章可以讓你寫卡片時使用,
還提供代寄服務喔!可在櫃檯買郵片+2元就可以幫你寄,不用跑去郵局!
而且可以指定要寄送的日期~怎麼這麼方便啊??
很棒是不是?我常在家裡寫好卡片,然後去新天地玩的時候順便來這裡寄卡片~

各位朋友有到新天地逛逛時,可以來看看喔~



貓的天空之城概念書店(新天地店)

地址: 上海市馬當路245號新天地時尚購物廣場B112(近自忠路)
電話: 021-53080859

更多關於貓的天空之城請看:


貓的天空之城:可以寄信給20年後的自己的奶茶、書籍、雜貨店。(上海外灘船長青年酒店一樓)

貓的天空之城喝下午茶看看店裡提供的書籍(一家書店溫暖一座城市)。Momicafe

 

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

一流主管要學黑道式發怒絕技:這樣下指令,擺爛的、硬拗的、老出包的,立刻精準執行,原文名稱:ヤクザ式相手を制す最強の「怒り方」

這本書提供了不少可供學習的場景,讓我打算好好將書中的用語背一背,下次遇到白目的屬下就可以好好管理他們一下了~


.小錯不斷的部屬,每次都說「喔,我下次會注意。」
.老被部屬唱反調:「我不覺得你這樣做比較好……」
.每個月都問你:「我來不及,可以delay嗎?」……
樹大有枯枝、人多有白癡,就是會有人敷衍擺爛、做錯了硬拗或態度傲慢,
大多數主管總是氣在心裡,但一流主管懂得發對脾氣,讓部屬精準執行你的指令。

本書作者向谷匡史繼《好主管要學黑道老大》贏得廣大好評後,
這回更把他在江湖的日子與黑道老大交手過程,
系統性的整理出黑道式的發怒絕技:如何把小弟管得服服貼貼,
還誓死效忠!

◎管理,需要的不是威嚴,而是演技:
‧整治愛說大話的部屬,你得先打臉,再給他下台階。
‧明明聽懂指令了,卻再三找你確認,這種部屬你該學黑道大哥簡單明瞭回他:
「咦,你信不過我嗎?」用點演技讓他立刻去辦。
‧上頭交辦的任務,實在不可能達成,如何一口答應下來卻可以不用去做?

◎牙尖嘴利的部屬,你得用黑道式回擊法,迫使他收斂:
‧部屬說:「再○○我就不幹了」,你得故意把對方的氣話當真,一次他就怕了。
‧遇到不懂裝懂的部屬,別氣,只要刻意接話、吹捧他,再當場戳破,他就
會尷尬到不敢在你面前放肆。

◎意見不同又僵持不下,你需要取回優勢、轉移焦點的回話技巧:
‧部屬用「沒有前例可循……」來擋你?
千萬別跟這種人講道理,要直接說:「有事我來扛。」
‧老是帶著不切實際的提案來找你?
你得不斷問問題,就能不浪費時間聽廢話。
‧主管不是聖人,不可能不犯錯,事情出包你得想想如何不被窮追猛打,
會用憤怒轉移焦點嗎?對方就無法繼續追究。

◎工作出包,學黑道冷靜發怒,部屬都能自行善後:
‧發生問題,無能管理者才問:「為什麼發生這種事?」
黑道老大會面無表情的說:「你打算怎麼解決?」
‧部屬出包只會道歉了事?
你就用黑道式二選一戰術問:
「你要留下來繼續混,還是回家吃自己?」讓他沒有退路。
‧犯錯一定要罵,但要怎麼罵才罵得漂亮、知道警惕卻又不尊嚴受傷?

一流主管因為懂得情緒化的以退為進(或以進為退),
更能把怒氣用對地方,讓部屬精準執行指令!

作者: 向谷匡史
譯者: 卓惠娟
出版社: 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5-07-09
ISBN/ISSN:9789865770884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40頁
開數:14.8cmx21cm


完整詳情請到網路書局看看喔:

一流主管要學黑道式發怒絕技:這樣下指令,擺爛的、硬拗的、老出包的,立刻精準執行

 

更多好書請到版主的讀書會:

除了愛情,沒有任何事情像閱讀這樣讓我們覺得遲來的開始也可以如此美好。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