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5日 星期日

滇城美食:吃過一次就好吃得叫人感動的雲南料理!


中和南勢角因為有許多華僑,所以這邊有許多雲南小吃:大約在民國60~70年代後期,開始有緬甸華僑與移民開始聚集於中和的華新街、忠孝街與興南路一帶,這些僑民大部份都是從雲南退駐到緬甸或泰國的軍隊或是居民後裔,所以這裡聚集了至少二十幾家的滇緬風味的小吃店,不論烹調手法、口味都很道地。

滇城就是一間這樣的小吃店,在接近華夏工專的華新街底,滇城有著簡單的招牌和店面,就像是一個店面稍微大一點的麵 攤而已。吃過一次就好吃得叫人感動。滇城云南主要是有著各種雲南麵點,還有很多道地的雲南炒菜,除了店門口的麵攤,老闆娘還會從裡面的 廚房變出很多很好吃的菜色,所以要仔細從牆上的手寫菜單選些叫人高興的菜色,不過有些菜色也不是天天有,點菜的時候要多問一下。

ps.
老闆娘在上緬甸已開餐館十幾年,由豌豆所做成的稀豆粉,仍遵循傳統作法,沒加什麼太白粉在內,這種上緬甸料理十分費工,願意做這道料理的店家已經不多。

在雲南料理之中,我挺喜歡吃豌豆粉的,軟軟的像是粉糕的口感。在滇城,豌豆粉另外一種表現方式:炸豌豆粉 。一樣是豌豆粉,但是丟下去油鍋炸,外表有點像是宜蘭的糕渣,但是裡面卻依然是軟嫩Q的豌豆粉口感,沾了一點醬油更是可口。


牛趴呼巴巴絲
就是牛雜湯啦!簡單的青菜牛肉湯中,放進牛肚和牛肉,清燉的湯頭保留了牛肉的原味,在蔥頭跟胡椒的提味之中浮現,還有薄牛肉片的厚實嚼感跟白牛肚的膠韌口味,料多而實在。

ps.我問老闆娘「趴肉」是甚麼?老闆娘說「趴肉」是豬五花肉絞肉。

雞肉巴巴絲:「巴巴絲」屬雲南騰衝一帶的餐點,當地多將其作為早餐食用。巴巴絲由白米做成類似麵線粗細,但和米線又不相同,前者型扁寬、後者圓頭。好吃的巴巴絲要具彈性,湯頭也用大骨熬煮過。 雞肉可是獨家醃製的,口感特別!

滇城的巴巴絲可是極品!口味很重的一碗好料。



涼拌皮蛋 60元,我最喜歡的一道菜,有時候一盤吃不過癮還會點兩盤。
切好的皮蛋放上一些豆酥還蔥酥,淋上淡醬油跟醋,配上一些生蕃茄片跟生洋蔥。
搭配起來的口感超棒的!

涼拌木瓜絲 (50元)

加點加點!

乾的豬肉巴巴絲




各位朋友過去吃之前可以先研究一下菜單。(點圖可以放大)

滇城雲南美食
地址:台北縣中和市華新街78號
電話:(02)2946-2325
營業時間: Am 07:00 ~ Pm 20:00

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DEAN&DELUCA 汀恩德魯卡 的『經典32層牛肉千層麵』


麵包不但外觀誘人,嚼勁也是一流的,味道非常非常的香。

沙拉有著一種自然的特色,簡單的調味,吃出食物最原始的美味。
沒有太過華麗的擺盤,也沒有多餘的添加物,一切都是剛剛好。

『經典32層牛肉千層麵』

口感雖然濃郁,卻不是我喜愛的那種。我愛吃的千層麵是更道地的,皮更薄的、更油膩多汁的千層麵。

還是不錯啦~


1970年代的曼哈頓。當時於紐約蘇活區擔任歷史老師的喬吉歐‧德魯卡,毅然決然放棄教職、立定志向追求他從小以來的夢想,因而造就 DEAN&DELUCA 的故事。

1973年,喬吉歐‧德魯卡成立起士專賣店,提供精心製作且品質極佳的起士小店,很快贏得眾人的一致口碑。

當時在西蒙&夏斯特出版社任經理的喬艾爾‧汀恩也抱持著同樣的夢想,希望能擁有一家獨一無二的精緻熟食店,讓顧客體驗、享受製作食物及享用美食的的樂趣。

經過數年,他們心中蘊釀的夢想終於得以實現,1977年9月 DEAN&DELUCA 第一家店盛大開幕,店裡擺滿世界蒐羅而來的高級食材及各式廚具,成為熱愛美食的紐約客及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絕不會錯過的頂級美食。


也 由於盛名遠播,DEAN&DELUCA 在1988年10月6日搬遷到現在位於百老匯和王子街(Prince Street)轉角。第一家 DEAN&DELUCA 外觀看似露天市場,充滿各式蔬菜、水果、熟食、起士、烘培糕餅點心等,比肩並立的小店面特色鮮明,這也是參予創業的傑克‧席格里克所設計,至今我們仍稱這 家店為市場商店(market store)。

那時 還有很多人根本從未看過也從未嚐過紅色菊苣、義大利巴撒米香醋、曬乾的蕃茄、乾香菇等等食材的好滋味,但 DEAN&DELUCA 追求的並非只是讓美國人接受這些新奇的食物,喬艾爾‧汀恩和喬吉歐‧德魯卡所追求的是完美;訴求透過創新的風味,來豐富及改變人們每天的餐桌、追求更多的 創新味覺,藉此達成傳遞共享及追求精緻食物的熱情及驚喜。

在第一家店之後,DEAN&DELUCA 在美國各地設立多家市場商店及咖啡館分店。現在,日本也開了兩家市場商店及三家咖啡館。

DEAN&DELUCA 是以"Museum For Fine Food"為開店的概念,直至今日,DEAN&DELUCA 仍持續發掘新的飲食文化、提供人們飲食的驚喜。


DEAN&DELUCA

105 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號
微風廣場B2F

訂購專線
(02)6600-8888 ext 7321或7322

傳真
(02)6600-1253

營業時間
開店 / 週一~週五 10:00am
   週六~週日 9:00am
閉店 / 週日~週三 9:30pm
   週四~週六 10:00pm

http://www.deananddeluca.com.tw/main.html

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葛飾北齋 富嶽三十六景

日前在誠品發現好東西,東京國立博物館藏的浮世繪大師 葛飾北齋 富嶽三十六景 全套四十八張的明信片,這可是在網路上找不到完整版的好東西啊!雖然價格不便宜,還是買了~~大師的作品,值得珍藏,細細品味。

2000年,美國雜誌《生活》 把葛飾北斎列入「百位世界千禧名人」,贊揚他一生都在力求進步,想辦法讓自己的畫更加完美的精神。雖然一生中作了無數的名畫,名聲響亮,葛飾大師卻是一個 謙卑踏實的人。在他74歲那年,葛飾惋惜自己對畫畫還不夠天份。在一本自傳裡,他說:「說實在的,我70歲之前所畫過的東西都不怎麼樣,也不值得一提。我 想,我還得繼續努力,才能在100歲的時候畫出一些比較了不起的東西。」

遺憾的是,葛飾大師沒活過百歲。臨死前,他感歎地說:「我多麼希望自己還能再活多五年,這樣子我才有時間嘗試成為一個真正的畫家。」他當時89歲。


葛飾北齋(Katsushika Hokusai),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是日本美術史上最奇特、最有才氣的畫家,也是浮世繪葛飾派的創始人。

  本名中島時太郎,父親中島伊勢是幕府的御用鏡師。日本寶曆十年(1760年)9月23日生於江戶本所立川(今東京墨田區),十歲時改名鐵藏,直至1797年始用現名。北齋自小就在雕版師傅門下學刻木版術,後在租書店當學徒。

   十八歲拜浮世繪畫家勝川春章為師,後因他私下改學狩野派畫家狩野融川,被春章逐出師門。不久,在融川門下也因失言瀆犯老師而被逐。他一度生活無依,只得 流落街頭叫賣辣椒、掛曆謀生。不過,卻讓他可以自由的研究浮士繪各宗派的作品,他更潛心研究當時荷蘭人傳入的西洋畫風,北齋寬廣的包容力使他的畫技一變再 變,超越同時期的畫家,自成一派。

  北齋性喜求新求變,習慣於流浪生活,曾數度去關西、名古屋一帶,與各色人等交往,一生中大約遷居九十三回。因為居無定所、生活漂泊,使得家業不興,中年喪妻,兩個女兒先後早夭,三女的婚事不諧,晚年再遭火災,毀去了他幾十年的畫稿與心血,更讓他飽嘗了人世炎涼。

   但他對於藝術的執著卻從未動搖。一生所作大量插圖、畫譜、版畫和漫畫,是日本史上最多產的畫家,更造就了他在浮世繪創作上無與倫比的傑出成就。在他從事 繪畫的七十多年生涯當中,共變換了三十餘次的筆名,我們知道的就有春朗、宗理、北齋、畫狂人、辰政、戴鬥、雷震、可候、為一、畫狂老人等,葛飾北齋還經常 把用過的別號,贈送給自己的高足弟子,在執禮甚嚴的日本文化中,更可見其與眾不同的率真個性。

  關於北齋繪畫的傳奇故事很多,其中最常被提及的有兩件事蹟。其中之一是他曾經在一粒米上面,用毛筆畫出兩隻完整生動的麻雀,另一件則是他曾在護國寺的庭院裡,用120張畫紙平鋪,當眾揮毫,畫出超級巨大的達磨像。

  葛飾北齋最有名的《富嶽三十六景》是他晚年的作品。這套聞名世界的版畫連作,不僅僅是北齋的代表作,同時也是眾多描繪富士山作品中之翹楚,享有浮世繪版畫最高傑作的美譽。

   從1822年至1830年,北齋花了七八年之久才得以完成《富嶽三十六景》。全部用「富士山背」取景,三十六景完成後,因為非常受大眾喜愛,北齋又有十 張續作,仍以三十六景為名,多取景於內陸,於是合前作,共計四十六張。一般俗稱初版的36景為「表富士」,追加的10景為「裏富士」。 初版於天保2年(1831年)發行,出版商為西村屋与八。

  北齋畫《富嶽三十六景》時,畫功已趨化境。其中《神奈川衝浪裏》自古以來即與同一組版畫中的《凱風快晴》、《山下白雨》並稱為三大傳世名作。

《富嶽三十六景》之《神奈川衝浪裏》

以“Great Wave” 巨浪之名,在十九世紀末傳出國外,最早成為世界最著名的日本浮世繪。畫面上被梵谷喻為「鷲爪」的驚濤駭浪激起飛沫,即將吞噬小舟。北齋把視點降低,彷佛自 己在小舟中隨波翻騰,仰望浪頭及富士山,身歷其境地捕捉住整個場面。將大自然排山倒海的逼人氣勢,抒發得淋漓盡致,其絕妙之處,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然而 這幅珍品,並非一朝一夕寫成,北齋於享和至文化年間(1800年左右)所發表的西洋風格版畫中,也有過類似的作品,換言之,前後共歷經了三十年漫長歲月, 才將這意象逼真的畫面完成。波濤中載浮載沈的小舟,是房總地區(現在的千葉縣)用來運送新鮮魚貨的運輸船。

《富嶽三十六景》之《從御廄川看兩國橋夕陽》

描繪了一艘渡船載著風塵僕僕的下層市民,他們在夕陽西下之時乘船返家。船上是販夫走卒,身心疲頓,風光雖美也無暇領 略。伏在船舷的一小乘客,把汗巾放進河水,任水飄浮地玩著。注意富士山不可撼搖地居於畫面中心,北齋畫有深意焉!再沒有那幅畫可以更好地概括日本民族的處 境和相應的精神。

《富嶽三十六景》之《凱風快晴》又名紅色富士山

據說在暮夏初秋,當南風吹拂,天空晴朗時,富士山的斜坡在陽光下會呈現赤紅色。這是北齋作品中構圖最具抽象感的一 幅,採用日本傳統的黃金分割1:1:3:7比例,讓富士山呈現穩重祥和的美感。1820年時,有一種便宜的“柏林藍”顏料流入日本,導致了風景版畫的大量 創作和流行。北齋只用一種藍刻畫晴、霧、山、水、林、屋時,依然生機勃勃,可算“藍分五彩”的妙手。

  北齋的風景畫難能可貴之處在於抽象式的雄偉與純淨,技巧方面則是盡其可能的精簡。在日本美術史上,北齋是位想像力特別豐富的實驗藝術家。據說他曾將鵝蹼沾滿了紅色顏料,任其自由地覆印於白紙上,最後依勢落筆而成美麗的秋楓圖。

  北齋的才能不僅在風景畫領域,而且在讀本插圖、花鳥畫甚至《百物語》這種妖怪畫等所有畫域都有嶄新的表現,還反映在肉筆劃中。他自號「畫狂老人」,直至去世留下了數量巨大的作品。通過多產的作畫活動,他追求的主題既有自然,也有人間生活、鬼怪世界。

   他將進入其見聞的包羅萬象的事物的本質,作為一種“動態”來理解,以超常的機智和富有戲劇性的想像力來把握和表現這樣變幻莫測的現象。在《椿說弓張 月》(1807~1808)插圖中出現的諸怪異場面的逼真表現,《北齋漫畫》全十五編收集的三千幅以上素描中令人吃驚的豐富內容,都說明他不僅是偉大的現 實主義者,也是想像力豐富的天才。

  2000年,美國雜誌《生活》把葛飾北齋列入「百 位世界千禧名人」,贊揚他終其一生都在力求進步,想辦法讓自己的畫更加完美的精神。雖然一生中作了無數的名畫,名聲響亮,葛飾大師卻是一個謙卑踏實的人。 北齋是極端的完美主義者,其才華不僅表現在繪畫方面,文筆也超人一等,有雜文、日記傳世。葛飾北齋在74歲的時候,感慨自己的畫工還有待加強,在日記裡 說:「說實在的,我70歲以前所畫過的東西都不怎麼樣,也不值得一提。我想,我還得繼續努力,才能在100歲的時候畫出一些比較了不起的東西。」

  葛飾北齋活到八十九歲,於1849年(嘉永二年)去世,留給世人三萬多件優秀的畫作。但北齋對藝術永不枯竭的熱忱,讓他對繪畫還有更高的期望,臨終時自歎:「倘殘延十歲,五載亦罷,吾始堪稱真畫工。……至百歲之末,終草成此畫道。」

葛飾北齋 富嶽三十六景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askagn&book=3&page=1

看更多浮世繪請點此: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TFAJANG&book=1222&page=1

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

虛榮咖啡

喝咖啡沒有什麼特別需要介紹的。不過...

這次是在101的樓上喝咖啡,好像在60幾樓吧?視野非常好。

這間咖啡店的營業時間只有上班日而已,週末不開放。要上去要先在1樓兩旁的對講機取得這張通行証才可以。

咖啡都是一樣的,價位也沒有特別貴。來到這裡喝咖啡大概只是要滿足某種虛榮吧?
"我在101的樓上喝咖啡,好屌。"這樣無聊的心理。

真的沒什麼,在101喝咖啡,不過人就是這樣,一直在滿足虛榮心跟成就感。
各位跟我ㄧ樣的凡夫俗子們要是吃飽飯沒事幹也上去101樓上逛逛、喝杯咖啡吧。
這裡的咖啡並沒有比較貴、也沒有比較好喝。只是比較高而已..

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

蔗民的日本料理,平常日的晚餐。

最近吃的幾樣菜,都是家常菜。包含今天吃的日本料理。
不會是奢華的那種,卻是平實的好滋味。

這份生魚片定食,220元,附味增湯、茶碗蒸還有日式蝦生菜沙拉,非常便宜。只是提供的飯並不是醋飯,跟生魚片一起吃口味就不搭了,很大的缺點。

幸虧還點了一碗魚肝,配著飯吃,就很好吃。魚肝是口味很重的部位,我喜愛這種魚乾特有的濃郁感,以前常買魚肝罐頭來當作海底雞塗抹在吐司上吃。這碗130元,下面是醃小黃瓜的切片。

定食附的沙拉,已經吃不完了...

沙拉都吃不完了,更別說是最後才點的綜合壽司(130元)。只好打包當做明天的早餐。

位置在下面這家店同一條街的對面。(抱歉,各位網友。我只是隨便吃吃晚餐...沒有特別注意地點。店在與保平路垂直的那條街道上,一、二樓)
http://georgemouth.blogspot.com/2009/06/blog-post_22.html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