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半澤直樹」中上班族該看懂的三件事

寫半澤直樹的主題,為何放的不是主角的照片呢?

因為這部戲雖然很多人看了熱血沸騰,但我覺得主角恐怕沒太多我們能學之處。 半澤比較是個「療癒系」的角色 - 在一個真實的環境裡做著真實世界很難做到的事情。 觀眾看他大喊「百倍奉還」,又成功讓對手道歉下跪,是很帶給大家對現實無力感的宣洩。但要說能從主角身上學到甚麼「實際能用」的東西? 這恐怕就有點無從學起了… 畢竟在現實社會,你很難說服倒債社長的情婦,要她找出帳務與存摺並交給你。 你也恐怕很難藏起文件,避免金融審查員找到。 不太可能請朋友說服自己的老闆承認幫別大和田轉貸3000萬給Lafite的細節。 更別說要說服別人賣掉自己的公司,以便讓你能順利通過金融檢查。 這些做不到,百倍奉還就不可能。 所以,要在現實生活中模仿,可還真不容易。 (至於要以心跟人交流、不要把人當機器人這些部份比較是常識,我覺得就不用多說了。)

劇中唯一能學、也非常該學的,反而是上圖這位每次出來都沉默寡言、眼神無辜,似乎老是被大和田欺負的銀行頭取(行長) - 中野渡 謙(北大路欣也飾)。


很多人看不懂最後行長的處置。 可是最後這短短的十五分鐘,從我的觀點來看其實才是這整部片的精華。 如果要學到甚麼東西,這15分鐘如果你能看懂,你才真的有學到東西!

這15分鐘有甚麼該看懂的呢,我整理如下給大家參考:

1 . 行長恐怕不是這麼簡單的人物

我常常碰到很多年輕的朋友會抱怨自家老闆。 覺得老闆很笨,明明公司有人鬥來鬥去,或是有甚麼問題,他怎麼好像完全不知情。

我自己的觀察是,靠自己力量當上老闆或是高階主管的通常都不是傻瓜。 人多少有不擅長的能力或有缺點,這是難以避免;不過他卻一定有他厲害的地方,才能爬到那位置。 像這個看似溫和的行長,應該也是這樣一個厲害的人物。

一般而言,老闆發現公司內鬥厲害不處理,不外乎三種可能。 第一種是內鬥根本是自己默許的,目的是要「別人出面」把討厭的主管弄走。 另一種就是自己位置不穩,必須讓下面有派系較勁,相互制衡而不要危及到自己的地位。 第三種就是半澤直樹劇中行長面對的問題:他知道有派系鬥爭,可是他卻尚沒有足夠的力量來處理。

從劇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和田那邊其實處心積慮想抓行長的小辮子,要拉他下台。 甚至寧願讓銀行貸給有問題的旅館業,爆發問題並讓金融廳來檢查。 雖然檯面上還是很尊敬行長,但會在董事會中安排人來質疑行長,連路上大和田看到他都會默默換個方向掉頭離去。

行長雖然在片子裡頭演得一副老好人的樣子,但看來他是把一切都默默地看在眼裡(大和田繞路離去那段,鏡頭也帶到他的表情)。 當沒辦法一擊打倒大和田時,他就默不作聲,當一切都沒發生。 可是看到機會,也就很果斷的讓半澤放手去做。

等到半澤把一切證據都找來,你就看出他才是整齣戲中手腕最高明的那個人。

2. 處理大和田為何以懷柔為主?

很多人以為在結局時,行長會以懲罰性解雇的方式處理大和田。 但行長僅僅只是免除了大和田董事的職位,其他甚麼狀況都沒變。 劇中有解釋,因為大和田已經徹底認錯了,加上也沒能力再做甚麼甚麼事,又要給派系面子,所以讓他繼續待在總行。

這解釋了一半。 另一半的原因,在於站在行長的位置,他雖然急需免除威脅他的力量,可是絕對不能「激起其他不必要的恐懼感」。 畢竟大和田垮台後,過去跟隨大和田的人必定「人人自危」。 要是行長把大和田隨便掃地出門了,就很難確保其他跟隨大和田的人會不會因為恐懼而做出不必要的舉動。 大家若開始想「舊產業銀行的人都要被掃地出門了」,難保不會狗急跳牆。 無論是離職、是直接跟他衝撞、是在檯面下騷動,這類恐慌對行長而言,都是弊多於利。 而且當大和田的餘黨太恐懼時,反而容易促成他們團結,也很可能有新的反對派首腦。

所以對行長而言,最好的選擇是留下毫無力量的大和田 - 拔除他關鍵權力後,讓他繼續體面的留著。 一方面以此要他去穩定住其他人的心,另一方面也是宣示給大家看:「連大和田違反規則貸款都沒事,你們也不用太擔心。 好好留著效命就不會有問題。」 這樣才能兵不血刃地接收大和田的勢力。 尤其避免了大和田離開後,權力真空下,反對派會有新領袖冒出來!

等過個半年一年,原本跟著大和田的人都開始追隨自己,或是已經把這些人各個擊破換成自己的心腹了,到時候再來處理大和田都還不遲。 換言之,太早把大和田掃地出門沒好處;但只要把老虎的牙齒拔掉,要掃地出門甚麼時候都可以。

3. 半澤為何被調遠了?

至於很多人最訝異的,還在於為何立了大功的半澤會被調去東京證券?

這點卻是大家最該看懂的一段。

當然,就日劇而言,好人通常都會有好下場。 所以我也不敢排除,編劇只是要鋪第二部的梗(比方說,行長是個真正忠厚的老好人,只是想要藉此磨練他之類)。 但就當下的結局而言,這情節卻非常符合「現實中」行長這角色「該做的佈局」。

但為何「現實中」的行長要這麼佈局呢?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以半澤的行事作風而言,任何大公司處在這種位置的主管都根本不會留他。

首先,他得罪了金融局,所以留下來金融局肯定會不斷來銀行找麻煩。 金融局來銀行找麻煩,就是對行長的大麻煩。 這次救起來,是半澤運氣好。 但萬一哪天半澤救不起來了,那行長可是要跟著陪葬的。 這算盤不就很簡單了? 就算半澤再優秀,賭他能不斷把麻煩擺平,這恐怕是不切實際的。

再來,「正常」的行長最在意的恐怕是要能順利接收大和田的人馬。 大和田的「實質權力」雖然已經失去,但在他的黨羽還會有疑慮的當下,行長更要小心照顧這群人的感覺。 半澤當眾折辱了敵方大將,行長若打算要收攬敵方的人心,半澤就肯定是不能留在身邊的。 把他外放,也算是能讓大和田的擁護者覺得「贏回了些甚麼」的感覺。 事後更能把大家的敵意放在半澤身上(行長可以跟大家講,我其實很肯定大和田、也很想保他,只是那個半澤直樹把事情弄太大,我只好勉強處理。 要大和田常務下跪也只是半澤個人的行為,跟我無關喔!)。 如此一來,行長把兩人都打了屁股,他再像長者一樣出面對敵方招降,就容易的多。 而且他可以完全兵不血刃,更不用把自己手弄髒。

第三,半澤以報仇為原則的中心思想,其實讓他變成一個非常不穩定的人物。 行長既然心頭大患已除,幹嘛還要把這樣的人物留在身邊呢? 哪天他又想來對其他人來個「十倍奉還」,自己控制得住他嗎? 萬一他想十倍奉還的對象變成自己呢?  半澤既沒有大位、沒有他手上不能失去的客戶、也沒有追隨他的重要主管、更沒有掌握甚麼行內把柄或機密,所以留與不留其實根本沒差。 他雖然看起來很優秀,但總行裡頭肯定還有很多優秀的人物,這類優秀人物多一個少一個其實對行長而言都是微不足道的。 麻煩多的,當然還是不要留在身邊為安全。

所以綜合以上三點,外放其實是很理所當然的一件事。
你若是半澤,你能怎麼做?

你現在知道為何半澤會被調遠的原因了,我就再來問問大家:「如果換成你是半澤,但假設你沒有非要報仇不可,而是希望能盡快在總行爬上高位。 且時間可以退回劇中任一時間,那你該怎麼出牌會最好?」

覺得這篇文章好嗎? 請分享給您的朋友

原文出處: http://www.projectup.net/blo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4201:2013-10-20-03-42-15&catid=9:life&Itemid=25


「加倍奉還」vs.「半折指數」?
中央社東京特派員第一手觀察

 

日劇「半澤直樹」9月22日完結篇最高收視率42.2%,創本世紀日劇最高收視率紀錄。有人說半澤直樹是「沒綁武士頭的武士」,讓收視大眾有「替天行道」的痛快感,但在日本企業中,很難有半澤這樣的人存在。

「半」劇改編自直木獎得主池井戶潤的人氣小說「我們是泡沫入行組」及「我們的花之泡沫組」,描述日本泡沫時期進入銀行任職的半澤直樹,內外遇敵,勇於對抗的情節。

男星堺雅人飾演的半澤直樹在劇中說出:「如果被整,就加倍奉還」、「十倍奉還」、「百倍奉還」,已成為當紅流行語。但也有人覺得劇情和演員動作太誇張。

原著作者池井戶潤在個人推特說,看了完結篇,認為就是照劇本走。有網友指出,如果閱讀池井戶潤的小說「失落世代的反擊」,或許會猜到半澤將被「下放」東京中央證券公司,遭遇更強的對手。
挑戰既有組織 講究人情溫馨

「半」劇在善惡分明的構圖當中,打破公司上下關係、懲罰壞上司的劇情帶給觀眾一股快感,是全劇的梗。

近年來收視率高的日劇,像是米倉涼子主演的「派遣女醫師- 大門未知子 Doctor X 」、松嶋菜菜子主演的「家政婦女王」,大多帶有一股熱情,挑戰既有的組織或體制,讓觀眾獲得情感解放後的淨化,大獲好評。

「半」劇製作人原本是期待獲得上班族的共鳴,未料播出後也頗受女性歡迎。雖然劇情以銀行為主軸,但重點不在艱深的金融,而是描寫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池井戶潤作品改編的戲劇「下町的火箭」也頗受好評。劇中的小工廠老闆說:「不是錢的問題,是自尊的問題」、「夢想不一定要在研究室才能實現」,這些台詞頗能反映出小人物心聲。另一作品「飛上天空的輪胎」也拍成戲劇,其中有很多感人的親情戲,包括主角妻子奮力救夫的情節。

池井戶潤的作品中,經常出現幫夫的女性,或有智慧、想獨立創業的女性。像是「半」劇中上戶彩飾演半澤直樹的賢妻,雖然在丈夫同事太太圈子裡有時被欺負,但她靠著智慧樂觀迎戰,總能適時幫丈夫解圍。另外,當紅情色女王壇蜜飾演的社長情婦一角,同樣充滿機智,勇於築夢。
戲劇元素足 出現資訊瀑布效應

「半」劇走紅原因之一,是池井戶潤的原作富含戲劇元素,登場人物都很有特色且互有連結,劇情的鋪陳反映社會現實,主角具有很堅定的意志。

站在半澤對立面的壞上司象徵著社會的黑暗與醜惡面,日本社會歷經近20年的通貨緊縮以及「心靈通貨緊縮」,一般民眾從灰暗中突然升起一股想東山再起的破繭心態。

民營電視台日劇當中,1993年平均收視率逾20%的有8 部,但2003年只有3部。今年至今只有「半」劇。主要是收視習慣改變,很多人先錄影再看,使得播映時的收視率降低。

「半」劇之所以創高收視率,是因劇情高潮迭起,讓日本觀眾有如觀賞現場直播體育節目的感覺,觀眾也透過社群網站分享觀賞後的感動,掀起一股社會現象。

熟知行動經濟學的日本立正大學教授林康史表示,現代社會娛樂的選項增加後,民眾不知如何做抉擇,「半」劇播出後,很多人口耳相傳,在「輸人不輸陣」的心態下,很容易產生所謂「資訊瀑布」現象的群集心理。

在日本社會,一般人確實很容易被這種群集心理左右;不看當紅連續劇,怕與人聊天時沒話題而被排擠。電視上,被問到觀賞「半」劇,阿婆說:「被很多人問,就觀賞了」。

隨著「半」劇竄紅,播放「半」劇的TBS電視台販賣店外常可看到大排長龍買「加倍奉還」饅頭、別針、文具等周邊商品。「半」劇拍攝場景的餐飲店業績「加倍」,連與劇情無關的愛知縣犬山市的三光稻荷神社,原本標榜來洗錢池洗錢可「加倍」,就因「加倍」的字眼出現在「半」劇,現在很多人湧進神社洗錢。
若只重內鬥 日本經濟或半折

10月1日,三井住友銀行董事長國部毅在內定新錄取員工的典禮上表示,很肯定半澤直樹不惜與主管衝撞,也要守護交易對象的行動。

他說:「劇情出現『部下的功勞是上司的功勞,上司的失敗是部下的責任』,這種壞上司,不存在這家銀行。」

這段話或許是要安撫即將成為銀行員的新鮮人內心的不安,但有人解讀是,大概是在提出警告說:「在重視上下關係、『和諧』的本公司是不存在半澤那種挑戰主管,還可存留下來的員工。」

原著作者池井戶潤曾說:「現實生活如果模仿半澤的話,肯定會吃苦頭。」言下之意,別自不量力與上司對摃,收看「半」劇讓半澤替自己出口氣就好。

日本的經濟評論家池田信夫說,很多觀眾不清楚銀行的實務和呆帳的狀況,所以上班族很欣賞復仇成功的半澤,但他注意到劇中登場的角色大多是內縮型、只在乎公司內部人際關係的人物。

像是主角為了不讓政府機關(稅務單位或金融廳)查到呆帳的種種作為,被描寫成彷彿正義使者化身,這樣的鋪陳很荒謬。在戲裡,半澤將證據拿來報復上司才有戲劇張力,但現實中,卻是湮滅證據的犯罪行為。

他認為,在水平分工的世界,「半」劇中所描寫的人際關係一點都沒助益,企業剔除多餘的人力、物力,比較具有機動力,才是全球競爭力的關鍵。在經營者、資本也都流動化的全球市場,終身雇用的人際關係使得日本企業厭惡流動化,安於現狀的企業拒絕併購,造成日本企業缺乏競爭力,無法踏出海外。

「半」劇就如同無法面對全球競爭的日本企業的縮影,上班族如果只憧憬可以在公司內贏得人事鬥爭,那麼這些人的未來,或者說日本經濟的未來甭說是「加倍奉還」,大概只剩「半折指數」。(中央社東京特派記者楊明珠)

http://www.cna.com.tw/project/hanzawa/hanzawa.html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