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上海多倫路名人街、東方建築樣貌的上海基督教鴻德堂 DUOLUN LU (shanghai)

前年第一次到多倫路名人街時有點失望,因為看不到懷舊的老上海風光,當時將近1/3的建築都在改建中,隔了將近兩年了,現在多倫路變得如何呢?

地鐵:三號線 東寶興路站

旅遊書上有句很響亮的話: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這是條著名的城市街道。 這棟大樓建於1924年,不過看起來很新,剛整修好。



電影花樣年華主要的拍攝地點,

其他的建築物就不怎麼知道歷史了~只知道 二、三十年代魯迅、陳望道、茅盾、葉聖陶、馮雪峰、周建人、柔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曾在多倫路居住。





名聲響亮的老電影咖啡廳前面正在拍攝電影。



這是為紀念美國傳教士黃啟鴻而建造的鴻德堂,基督教建築是紅色廟宇造型,據說是中國唯一一座入境隨俗的基督教堂,罕見的中西合壁的建築。



教堂裡面依然為哥特式的高聳空間,拱形的佈道場地,法式的琉璃窗戶。



因為建築物很有特色,所以多倫路也是很好的婚紗、攝影拍攝地點。

喬治開始玩最近很紅的pinterest了~請去看看我的pin吧~~
http://pinterest.com/georgetzeng/

Ps.版主最近熱衷於上傳旅遊短片到YouTube,我的部分短片特色在於一鏡到底無縫,希望讓看的人有身歷其境的旅遊體驗,有興趣不妨看看。George 的 YouTube頻道請點此  

延伸閱讀:
  1. 兩岸用語對照表
  2. 據調查,有78%的大陸台幹薪資高於台灣,平均高出51%,只是愈年輕的台幹,薪資溢價幅度就愈小。

 

多倫路 (上海)


多倫路是位於上海虹口區中部偏西的一條道路,原名竇樂安路(Darroch Road),以曾受到清朝光緒帝授予「進士」稱號的英國傳教士、倫敦聖教書會總部幹事竇樂安(John Litt Darroch)命名。1943年汪精衛政府接收上海公共租界時以內蒙古多倫縣改為今名。

多倫路修建於1911年-1920年,雖在理論上隸屬華界,但卻是當時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築路的產物。多倫路全長550米,寬10-13米,呈L字型,東起四川北路,向西折北再與四川北路(1945年以前稱北四川路)交匯。

多倫路的建築多是中國早期民族資本家發達之後建造的別墅,後又被時代的風雲人物所佔據。其中有國民黨時期四大家族之一孔祥熙具有伊斯蘭風格的孔公館;白崇禧在抗戰後一度居住過的多倫路210號別墅,台灣作家白先勇也曾在小時候短暫居住在這裡。新古典主義風格的法式別墅湯公館曾先後作為湯恩伯和陳儀的住所。這裡還有上海現存的唯一中西合璧的基督教堂鴻德堂,具有南洋廊式風格的中華藝術大學學生宿舍,典型的石庫門裡弄景雲里、永安里等等,為海上舊式里弄和海派建築的縮影。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多倫路是以魯迅為代表的中國左翼知識分子最活躍的地區。1930年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在竇樂安路233號中華藝術大學成立。魯迅、郭沫若、茅盾、葉聖陶、王造時等知識分子曾經居住在多倫路和附近的景雲里。丁玲、沙汀、瞿秋白等一大批左翼作家也一度在多倫路附近的虹口地區居住和創作。

1998年,虹口區政府將多倫路改造為集旅遊和文物保護為一體的「多倫路文化名人街」。沿街開闢了文物收藏館和名人故居,並開設了中國第一家官方的當代藝術館多倫現代美術館。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